中醫藥對抗疫病自古已有,面對不斷變異的病毒引發的疫情,中醫藥抗疫有何秘訣?在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抗疫的過程中,中醫藥是如何發揮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的?
一篇廣州醫科大學原校長、廣州市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專家組組長王新華在《中國中醫藥報》發表的學術文章《防治瘟疫應辨病與辨證相結合——以連花清瘟為例解讀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作用機制》,以連花清瘟組方為例進一步證明,面對各種變異甚至重組的新冠病毒,中醫的整體觀和思維方式有著特殊的優勢。
強調整體觀,以“不變”應萬變
為何病毒不斷變異,中醫藥卻總能找到應對之道?原因就在于,中醫不僅關注引起疫病的病因,還關注當病毒侵襲人體時,人體的內環境及功能所發生的全部變化,這為治療疫病開啟了新的思路。
西醫認為,新冠肺炎是新冠病毒引起的,那就消滅病毒,這是一種非常簡單直接的思路,也是治病最基本的原理,可是,到目前為止,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我們依然還沒有找到一種最有效、最快速的消滅該病毒的藥物或方法,所以至今為止,治療新冠肺炎還沒有特效藥。
這個時候,中醫學“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辨證論治的理論就派上用場了!中醫在積累了幾千年的實踐經驗基礎上,形成了系統的理論體系。它關注的不僅僅是疾病本身,更關注患病的人,認識疾病發生的原因、病機、病變部位以及發病過程的轉變等等,從整體、全局的觀念去看待疾病本身。就如張伯禮院士所打的比方,一間屋子里堆了一些垃圾,生出了很多蟲子,西醫的辦法是研究殺蟲劑,消滅蟲子。中醫則采用清除垃圾,改善環境的思路,屋里干凈了也就沒有蟲子了,這就是中醫“審病求因,治病求本”的理念,無論什么病毒,根據證候來分析核心病機,就能以“不變”應萬變,對每個患者辨證論治。
大疫出良方,“通治方”自古有之
此前,張伯禮院士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新冠疫情在中醫看來仍屬于瘟疫的一種。
瘟疫,是中醫對具有強烈傳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急性傳染病的統稱。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稱之為“五疫”。盡管表述不盡相同,但歷代醫家一致認為,這一類疾病具有傳染性強、發病急、傳變快、病狀表現相似、危重死亡多發的致病特點。并且同一種瘟疫的致病特點、病程演變及臨床表現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常呈現出群體性發病,也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
在中醫發展的歷程中,一直堅持“辨病論治”結合“辨證論治”來防治瘟疫。王新華在上述文章中稱,中醫診療始于“辨病”,《黃帝內經》確立了中醫辨證體系,也是中醫學“辨病論治”理論之起源。“辨病論治”是指在病因、病理、病位都很明確的前提下,針對“病”的共性規律采用專病專方治療,并與“辨證論治”相互補充。
此次新冠肺炎發病急驟、波及面廣、傳變迅速、致病深重,這與一般病邪導致的常見病、多發病具有很大的差異。面對短時間內出現的大量病員,要想靠有限的醫療資源逐一診察,實現對每個患者的個體化“辨證論治”顯然是不現實的。在王新華看來,在這樣的環境下,“通治方”也就成為實現“辨病論治”的基本途徑,根據關鍵病因病機進行組方,也沒有違背辨證論治原則,這樣既避免了防治重點的偏移,又能有效截斷病勢、防止傳變、保護易感人群,還能短時間內迅速覆蓋大量人群。
王新華在文中也詳細介紹了歷代用“通治方”抗疫的成功范例。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創制普濟消毒飲治療大頭瘟,世人皆稱為“仙方”;同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創制“人中黃丸”治療瘟疫;明代瘟疫大家吳又可創制達原飲等奇方;近現代中醫學家惲鐵樵用麻杏石甘湯治療猩紅熱,郭可明用白虎湯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還有中醫藥治療非典、流感等都有使用“通治方”抗疫的成功范例。
由此證明,凡遇大疫,必先定態定性;疫性確定,必具通治方。
連花清瘟組方凸顯“攻守兼備”優勢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關于傳染病的專著《瘟疫論》在已有醫學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對瘟疫的發展以及轉歸均有非常深刻指導意義。
《瘟疫論》不僅首先認識到瘟疫是由“戾氣”所致,還最早闡明了早逐客邪、急證急攻、先證用藥、截斷病勢、里通表和、疫后養陰的原則。其中最突出的體現就是作者吳又可治瘟疫善用大黃,強調使用“下法”,不必拘于結糞燥屎,通大便實為開門祛賊之法,是一種手段,祛邪才是目的。
對于新冠肺炎而言,雖然致病毒株多有變異,一些感染者也有嗅覺或味覺消失等特殊癥狀,但主要癥狀表現基本相似。新冠肺炎患者多表現出發熱、乏力、周身酸痛、咳嗽、咯痰的呼吸道癥狀,并可伴有嘔吐、惡心不食、大便不暢、納差腹脹等消化道癥狀,既有表證又有里證,符合《瘟疫論》中疫邪多表里分傳的特點。
對于新冠肺炎高熱、氣短、喘息等癥狀,適宜用麻杏石甘湯、銀翹散以辛涼宣泄、清肺平喘,使疫毒從衛分、氣分而解。若疫毒傳里,出現高熱、咳嗽氣喘、咳痰、腹脹便秘等入里化熱、肺氣壅滯、腑氣不通之象,則適宜使用大黃泄熱攻下,使邪氣隨大便而出,實現通腑瀉肺、清腸安肺的目的。
王新華指出,疫情防控期間臨床應用的“三藥三方”之一的連花清瘟組方正是以麻杏石甘湯、銀翹散為基礎方加減而成,加用大黃可謂得《瘟疫論》先證用藥截斷病勢之真意。其組方中的藿香,芳香化濕護脾胃,既可減輕苦寒藥所致胃部不適,也正適用于新冠肺炎病癥中所表現出的濕證。而銀翹散還有辛涼救陰之功效。方中的紅景天益氣活血通脈,能“治大熱、身煩熱、邪惡氣”,清解化瘀,現代研究證實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和耐缺氧能力,保護肺微血管內皮細胞、抑制肺纖維化,恰恰適用于新冠肺炎患者胸悶氣短、肺組織損傷等病理變化。對于苦寒藥多傷脾胃的顧慮,吳又可也早有論述,服藥后可飲用姜湯或熱稀粥以調理胃氣。而苦寒藥物有助于迅速排出邪熱瘟毒,不可不用?,F代研究也表明金銀花、連翹、大黃、板藍根等清熱解毒攻下藥物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由此可見,連花清瘟組方深入研判了疾病發展和轉歸,統籌考慮了速效救治與防復發風險,關注了對肝臟、脾胃等器官的協同保護。
現代醫學驗證組方有效性
相關基礎和臨床研究也都證實了連花清瘟組方對新冠肺炎的有效性。發表于PharmacologicalResearch(《藥理學研究》)的基礎研究文章《連花清瘟對新冠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證實,連花清瘟能抑制新冠病毒在細胞中的復制,減少細胞內的病毒顆粒,減輕細胞損傷。而且多個網絡藥理學研究顯示,連花清瘟治療新冠肺炎有廣泛的物質基礎和多靶起效的作用優勢。發表于Phytomedicine(《植物醫學》)的臨床研究文章《中藥連花清瘟膠囊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中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評價:一項前瞻性、隨機對照、多中心臨床試驗》證實,連花清瘟能夠提高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發熱、乏力、咳嗽癥狀消失率,縮短癥狀持續時間,提高肺部CT好轉比例和臨床治愈率,降低轉重癥比例。發表于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Medicine(《循證補充與替代醫學》)的臨床研究文章《連花清瘟膠囊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前瞻性開放標簽對照試驗》初步顯示,連花清瘟能降低新冠密接人群核酸陽性率。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正是中醫藥發展的根基和生命力所在。對于不斷變化的新冠肺炎,只要抓住其核心病機、證候演變規律進行辨證論治,就能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和作用,對戰勝新冠肺炎疫情具有重要意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連花清瘟展現出中醫藥抗疫的重要價值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貴州100°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男主角馮程是一位從北京來的大學老師,最后成為塞罕壩造林骨干。“塞罕壩”是蒙漢合璧語,意為“美麗的高嶺”。為了恢復百年前的高嶺美景,
2018-08-10 11:33
《愛情公寓》海報都市愛情喜劇《愛情公寓》從第一季拍到第四季,陪伴了很多年輕人成長,成為一個大IP。今天《愛情公寓》大電影就要上映了,
2018-08-10 11:33
盡管每年國產電視劇新增產量高居不下,但每到暑期,一打開電視,《還珠格格》、《新白娘子傳奇》、《我愛我家》、《西游記》、《紅樓夢》等
2018-08-10 11:33
昨天,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揭曉入圍名單。林超賢導演的《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雙雙入選最佳影片,吳京導演的《戰狼2》也毫無懸念地入
2018-08-10 11:33
說起于正,多少人都要嘖嘖連聲,想起的只有阿寶色、抄襲、打官司……不過,熱播劇《延禧攻略》卻讓他打了一場翻身仗,不僅劇情擺脫了“瑪麗
2018-08-10 11:33
距離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轉眼過去十年,群星演唱的奧運宣傳曲《北京歡迎你》登上熱搜,引發了大眾的回憶與共鳴。而對于電視綜藝來說,也有
2018-08-10 11:33
《延禧攻略》海報2018年已經過半,無論是電視劇還是網播劇都缺乏絕對的爆款,眼下勉強靠于正的《延禧攻略》維持熱度。然而《延禧攻略》在播
2018-08-10 11:33
本報北京8月9日電(記者邱海峰)記者8月9日從國家外匯管理局獲悉,2018年二季度,境外投資者對我國境內金融機構直接投資流入221 37億元,流
2018-08-10 11:33
華商報訊(記者 寧軍 實習記者 王娜)2015年交錢認購商品房,拖了兩年多仍沒網簽,開發商還起訴購房者要求解約(華商報6月28日A04版曾報
2018-08-10 11:33
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 1%,環比上漲0 3%,整體呈現反彈態勢;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4 6%,
2018-08-10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