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一個訓練日,北部戰區海軍某潛艇支隊某艇員隊官兵早早集合上艇。第二天就要執行海上訓練任務,艙內的艇員很是忙碌。
突然,艙內廣播器傳來急促的聲音:“二艙,艙底出現大量煙霧,疑似設備起火!”機電長胡波迅速向全艇下達損害管制口令。官兵聞令而動,迅速奔向各自戰位,穿戴個人防護器材,準備滅火器材,按部署展開損害管制……此時,二艙已是濃煙彌漫,下層能見度不足20厘米。排查中,官兵們發現一個奇怪現象:煙霧源源不斷往外冒,卻怎么也找不到起火點。
此時,艙段兵張磊推開地板蓋,從艙底冒出半個腦袋:“機電長,我找到‘起火點’了?!焙ㄏ碌脚摰?,發現在交流機組后一個非常隱蔽的角落,一臺裝置正呼呼地往外冒著濃煙,“這是支隊新配發的煙霧發生器,怎么會出現在這里?”
抓到“真兇”,有驚無險。然而,廣播器再次傳來警報:“五艙出現大量煙霧!”就在胡波準備下達損管口令時,副機電長劉世勇提醒說:“說不定又是煙霧發生器搗鬼,還是先查明情況再說吧!”
胡波堅持下達了損管口令。最終,官兵在一塊地板蓋下找到“起火點”,果然,又是煙霧發生器!險情排除,有人不禁發起牢騷。胡波則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潛艇兵要時刻繃緊警惕這根弦,‘疑似火情’也要以實戰標準嚴格對待。事關潛艇安全,哪能容得半點僥幸?”
這時,廣播器再次響起,艇長尹慧泉把大家召集過來,在艙內召開議訓會,“戰場上會發生什么,沒人能預測。只有平時真練實備,才能在戰時處變不驚、從容應對。兩次‘起火’,是我故意為之,目的就是讓大家打破思維定式,校準與戰場之間的偏差?!?/p>
隨后,他們逐一查找訓練中暴露出的短板弱項,制訂針對性補差方案,整改官兵訓練中偏離實戰的慣性動作和固定思維,引導官兵把實戰化理念融入日常訓練每個環節、每個細節。(洪利峰 茆琳)
凡本網注明“XXX(非貴州100°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香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在“數字海絲”建設中,香港有什么樣的獨特優勢,能夠發揮什么樣的作用?中央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
2018-04-24 15:37